常有一句古话说,一碗黄河水里掺半碗沙子。虽然这句说法有些夸大其辞股票场外配资,但无可否认的是,黄河每年都会在渤海的入海口形成万亩的土地,这一事实依然是无庸置疑的。而在最近的几年中,黄河依然在不断地淤积。那么,黄河究竟通过泥沙形成了多少土地?未来渤海真的会被填平吗?
黄河起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北麓,跨越了九个省区,全长达5464公里,最终流入位于山东的东营市,并汇入渤海。但你是否知道,早在历史上,东营地区曾经有长达千年的时间是没有黄河的?如今,黄河能够在东营入海,这一切其实源于1855年发生的黄河大改道。当年,黄河在河南的兰考县决口,主流开始从南向东流动,穿过山东境内的运河,最终汇入大清河,继而在东营的海域入海,改变了原来由苏北流入黄海的进程,转而注入了渤海。
展开剩余68%黄河的泥沙含量极高,年均输沙量可达到惊人的16亿吨。这些巨量的泥沙在河口处不断淤积,经过长时间的海洋变化,渤海的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面积达到5400平方公里的现代黄河三角洲,并且这个面积还在以每年3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扩大。而目前,整个莱州湾的面积约为6000平方公里,渤海的总面积则接近77,000平方公里。这意味着,如果黄河继续淤积,那么在200年内,莱州湾可能会被填平,而如果再长达2500年,整个渤海也有可能被泥沙覆盖。那么,渤海真的会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,最终被填平吗?
黄河水利专家李殿魁对此问题曾给出明确的答案:不会。渤海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,其形状宛如一个大口袋,开口处在辽东半岛的大连老铁山和山东半岛的蓬莱阁之间。在这条连线上,长山列岛对渤海的海流也起到了显著的分流作用。这些海流对于黄河入海口的泥沙具有牵引和引导的效果,能够承担起输送泥沙的责任。因此,黄河流入渤海后,其携带的泥沙不会使渤海淤平,而是会借助海流自然而然地流出,至于最终会排向何处,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。
此外,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。自1999年起,中国便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综合治理工程,以及大坝淤地的水土保持项目。经过多年的全面整治,依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,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经从16亿吨显著减少至大约3亿吨。2020年5月中旬,从内蒙古的河口镇到河南的郑州桃花峪,这条长达1200公里的黄河中游,还呈现出清水向东流的壮丽景象,这些都是经过多年治理后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在中国国务院批准的《全国水土保持计划(2015年-2030年)》中,明确提出到2030年,要力争实现年均减少15亿吨的土壤流失量。届时,流入渤海的泥沙量将会进一步减少,因此人们完全可以不必再担心渤海被填平的问题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